正常人信息獲取量的80~90%都來自于眼睛,盲人在生活中卻由于視力的缺陷而損失掉了許多信息,而整日代之以或是完全的黑暗,或是眼前白茫茫一片,有的沒有了視野只能看到眼前直對著的東西,有的只能用眼角的一點點余光看到一些模糊的東西,有的人看的是影子、輪廓、稍微的一點色差等等,還有的人只是一只眼睛在左邊或右邊偏上、偏下的位置看到一點點東西、有一點點光感等。每個人的情況幾乎沒什么可比性,而致盲的原因也是非常復(fù)雜的,有遺傳:小眼球癥、先天白內(nèi)障、發(fā)育不全等;有疾病:青光眼、視神經(jīng)萎縮、視網(wǎng)膜脫落等;還有感染、外傷等等。記住每個人的不同,咱們就不會在服務(wù)當中疏忽了每個人的不同需要。
盲人的心理特點是:因為沒有視覺信息的干擾,他們的內(nèi)心活動非常活躍、豐富、細膩,抽象思維也比較發(fā)達,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性較強,所以給我們的感覺是他們特別能說。但他們當中很多人內(nèi)心感覺是很孤Du的。他們的社會交往圈子較小,因為怕給家人增加負擔,在家里又不愿多談自己的痛苦,內(nèi)心壓力比較大。由于看不見,造成他們不敢與別人交往,他們反映因為看不見別人的表情、位置而不敢說話。因為視力的殘障,他們所承受的內(nèi)心創(chuàng)傷是很大的,尤其是半路致殘的人。所以內(nèi)心非常敏感、多疑,特別在意別人對待他們的反應(yīng)和態(tài)度。他們經(jīng)常處于一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狀態(tài)之中,因為他們對外界的感知多的是靠聽覺、觸覺,不像我們,走到哪很自然地就把需要的信息盡收眼底了。他們只要離開自己家,就會隨時產(chǎn)生恐懼感,這種“孤立無援”的狀態(tài)引發(fā)的是高度的緊張和焦慮。我們有機會可以戴上眼罩試試,我想不用一天,只要一個小時,我們就會變得焦慮、煩躁、恐懼起來。而他們成年累月是這樣一種生活狀態(tài),可想而知他們的痛苦有多大。
我們的服務(wù)對象比較特殊,所以我們的服務(wù)方式也就是特殊的。它要求我們具有“流動”性,不光是流動,還要主動。盲人看不到,他到了陌生環(huán)境中,便失去了安全感。他無論對所到地方有多熟,也不可能像在自己家里那樣熟悉。盲人家里的東西都是有固定位置的,盲杖而外界的變數(shù)比較多,家里的人就那么多,也很熟悉每個人的行蹤,可我們工作人員卻是不固定的。當盲人走過來的時候,什么地方站著什么人他是無法知道的。我們服務(wù)時,要先向他們報出自己的姓名,然后問他們要做什么、到什么地方,有什么需要幫助的。認識的人就先呼其名問候一下,然后再介紹自己。有的時候,我們因為盲人的強記而以為他們只要聽到過我們的聲音,就會憑聲音牢記住我們是誰,其實并不都是這樣。聲音對盲人來說,確實就像一張張面孔,但我們明眼人就真的能記住你所看到過的每一個人嗎?所以要是他表現(xiàn)出記住了你,那是一回事,但我們千萬別這樣問他們:“你聽出我是誰了嗎?”或者開玩笑:“你怎么聽不出我的聲音呀!”這樣的交流會讓他們感到很尷尬,而且會更加感到自卑。盲人朋友曾跟我說過這樣尷尬的心理體驗。
語言應(yīng)該是用來交流和增進情感的,千萬不要讓它成為有意無意間傷害別人的工具。有時盲人會自嘲地說自己“瞎”,而我們服務(wù)工作者卻要注意在語言方面處處體現(xiàn)出對殘障人人格的尊重,一定要避免在他們面前提到“瞎”、“聾”、“瘸”、“傻”、“神經(jīng)病”等等形容殘障的帶有貶義的字眼。我們也可以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去體驗這種心理感受:比如朋友之間開玩笑說你長得哪里有點不對頭,這確實是個事實,只是用開玩笑的形式表達了出來。這時你就是心里再不舒服,我想你也不會小氣到當時就去撕開面子跟人家翻臉,但你一定會感到不愉快。日后當你遇到與此相關(guān)的事時,你一定還會想起他說的話,還會去重復(fù)這種不愉快的心理體驗。也許你會因此而感到自卑。所以為盲人服務(wù)時語言上我們要有所顧及、有所講究。因為我們在工作中可以時時處處應(yīng)用語言的工具來調(diào)動殘障人的自信心,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尊重與快樂,這也是我們工作的重要內(nèi)容和意義所在。

如何為盲人服務(wù)
如何為盲人服務(wù)
地址:江蘇省南通市閘西路工業(yè)園區(qū)44號
銷售熱線:13706297370 / 電話:0513-85563760 / 傳真:0513-85561701
銷售熱線:13706297370 / 電話:0513-85563760 / 傳真:0513-85561701
上一頁:具體介紹盲杖的作用
關(guān)鍵字:盲人
共查看: 次